欢迎您的到来!今天是:

您现在的位置:​​​​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>图片新闻

缅怀先辈殊勋 继承革命传统

新闻来源:    新闻作者:    发布时间:2012-09-26 09:12:00     次浏览
----总院部分先进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侧记巍巍井冈情,拳拳赤子心。9月23日,核勘总院组织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工作者一行20人踏上“红色之旅”,奔赴中国革命的摇篮、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——井冈山,...

  ----总院部分先进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侧记

  巍巍井冈情,拳拳赤子心。9月23日,核勘总院组织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工作者一行20人踏上“红色之旅”,奔赴中国革命的摇篮、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——井冈山,接受革命传统教育。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地区战斗、生活过的遗址遗迹;领略了峰峦叠嶂,满目葱茏,生机盎然的五百里井冈,并在归途南昌参观了“八一南昌起义”纪念碑。

  


  “八一广场”缅怀先烈

 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,是我党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,是见证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一座不朽丰碑。在这里,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,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。1927年秋,由毛泽东同志带领的秋收起义和朱德同志带领的“八一”南昌起义的两支武装力量,在井冈山胜利汇合,组建了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革命军——红军,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篇章。在蒙蒙的秋雨中,大家先后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、井冈山黄洋界哨口、红军造币厂、大井红军领袖故居、井冈山烈士陵园等革命胜迹。

  


  豪情荡漾“黄洋界哨口”

  小井的红军医院,只有一栋简陋的房子,因为当年条件困难,红军伤员缺医少药,用食盐水、石灰水给伤口消炎,用土法、草药治病是常事,因没有医疗器械,用木工锯子给伤员做截肢手术,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,伤病员们的精神却很乐观,人人相互帮助,自娱自乐,争取养好伤早日返回部队。

  


  烈士陵园前留影,记住难忘的一刻

  1929年1月,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“围剿”时,包围了红军医院,来不及转移的一百多名重伤员因突围失败,被敌人包围了,严刑拷打下,伤病员没有一人屈服,全部英勇牺牲。

  


  走进“天下第一山”的喜悦

  在黄洋界哨口,当年红军修筑的哨楼、工事和那门迫击炮还在,滿山摇曳的毛竹仿佛当年的旌旗,哨口呼啸的风声恰似当年红军的呐喊,大家仿佛看到了当年“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”、“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逍遁”的壮烈场景。尽管战火硝烟早已散去,但大家睹物思旧,对英勇机智的红军战士和雄才伟略的毛泽东同志更添崇敬之情。

  目睹那弹洞尚存的红军军旗,红军当年穿过的粗布军装,使用过的长矛、匕首、竹钉、土枪,想到红军当年吃的红米、南瓜、秋茄子、辣椒,大家深深感到,在当年国民党疯狂围剿的白色恐怖中,红军战士需要怎样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坚持斗争,使井冈山革命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燃遍全国。

  北山的革命烈士陵园,青松环抱,鲜花盛开,汉白玉装饰的祭奠大厅里,陈列着从井冈山走出的共和国5大元帅、近50名将军,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的事迹,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,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和宝贵的生命,人民永远怀念他们。

  沿着山路拾级而上,来到烈士山的最高处,一座巨大的象征井冈山精神的雕像直指蓝天,它是一支枪,寓意着枪杆子里边出政权;它是一团火,召示着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;它是一丛竹,刀吹火烧,其节不移;它是一座山,巍巍屹立,傲然群峰。一个个英雄人物,一个个动人的故事,大家被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人一物深深地感动着、震撼着,心灵得到净化,思想得到升华,认识得到提高。

  踏着红色的脚印,一路走来,井冈山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,革命前辈的事迹教育着我们。“井冈山红色之旅”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,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井冈山今天的旧貌换新颜,更是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巨史;我们感悟到的不仅仅是井冈山革命老区浓浓的红色氛围,更是井冈山斗争中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,对“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、敢闯新路、依靠群众、勇于胜利”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旅行虽是短暂,但井冈山的一草一木,一碑一石无不深刻在每位同志的脑海中,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愉悦,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激励,留给我们的仍然是深深的红色情、浓浓的井冈意,它令我们从内心深处激发出热爱祖国、热爱党的真实感情,从而更加坚定了为总院发展尽心尽职,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彩的信念!


事业单位.png

版权所有: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 技术支持:辰光网络 皖ICP备2021011382号-2  皖公网安备34020302000149号

地址: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漳河路8号核工大厦 联系电话:0553-5672721 传真:0553-5672710

辰光云统计平台
荣晖新材料 联邦农业